3月7日,全市科技系统工作动员会议在中海大厦召开,深入贯彻落实全国、全省科技工作会议、市第十次党代会和“两会”精神,总结2021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,结合“山东走在前,滨州怎么办”解放思想大讨论,征求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、科研院所意见,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。
会上,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邢红辉同志通报了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完成情况。各参会单位汇报了2022年度工作目标,围绕以思想解放推动科技各项工作争第一、创一流,提出意见建议。
会议指出,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,以“双型”城市建设为引领,坚持有解思维破难题、平台思维聚资源、生态思维补短板,打好“主动仗”,下好“先手棋”,构筑起全市一体化科创体系、多元化科创平台、立体化科创布局,实现了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。2020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.36%,列全省第1位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736家,超过前两年总和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7家,总量达到392家,在2019年基础上实现倍增,典型经验做法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。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约入驻机构167家,聚集800余项科研服务资源,成功争创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。魏桥国科研究院通过山东省铝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,完成首批7个研发项目立项,实现极紫外光刻胶、铝基复材等“国字号”研发成果批量转化落地。通过开展科技服务“对标诊断”提升行动,促成“科技成果转化贷”188笔、6.8亿元,比上年增长一倍。
市科技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孙学森同志在讲话中强调,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。全市科技系统要围绕全省科技工作要点,聚焦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拉高任务标杆,突出需求牵引,强化技术突破,畅通成果转化,在科创品质更强上下功夫,在科创引领上争先向前,通过思想大解放、作风大转变、服务大提升,干出滨州科技的该有的样子。重点谋划推进“六个一”,即成立一个科创联盟、设立一只科创基金、引进一个院士团队、建设一个离岸创新中心、建设一个开放式大学科技园。同时,提请市委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,建立一个全域化科创考核体系,树立“抓产业必须抓科技,管行业必定促创新”的思维理念和工作导向,形成“上下联动、左右协同、大抓科技、抓大科技、凝心聚力、共促创新”的体制机制和争先向前氛围。
市科技局县级领导干部、各科室单位负责人,市科创院班子成员、内设机构负责人,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、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负责人,各县市区、市属开发区科技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